講解裝卸搬運的基本原則
裝卸搬運活動,由于是伴隨物流過程其他各環節的一項活動,因此未能引起人們的足夠重視。但是隨著社會經濟的進一步發展,生產的社會化和專業化程度的不斷提高,裝卸搬運業的形成,人們開始意識到裝卸搬運在社會再生產過程中的重要性。人們長期的生產實踐,經過不斷總結經驗,探索裝卸搬運的活動規律,總結出了裝卸搬運的基本原則和實現裝卸搬運合理化的基本途徑,這對于提高物流系統整體效用具有重要的作用。
一、裝卸搬運的基本原則:
1、減少環節,裝卸程序化.
我們知道,裝卸搬運活動的本身并不增加貨物的價值和使用價值,相反地卻增加了貨物損壞的可能性和成本。因此,首先應從研究裝卸搬運的功能出發,分析各項裝卸搬運作業環節的必要性,千方百計地取消、合并裝卸搬運作業的環節和次數,消滅重復無效、可有可無的裝卸搬運作業。例如,車輛不經換裝直接過境,大型的發貨點輔設專用線,門到門的集裝箱聯運等,都可以大幅度減少裝卸環節和次數。
必須進行的裝卸搬運作業應盡量做到不停頓、不間斷像流水一樣地進行。
工序之間要緊密銜接,作業路徑應當較短,消滅迂回和交叉,要按流水線形式組織裝卸作業。例如,鐵路車輛的裝卸,可組織1一2條流水線;船舶的裝卸,根據噸位的大小,開一至幾條流水線作業。裝卸搬運作業流程盡量簡化,作業過程不要移船、調車,以免干擾裝卸作業的正常進行。必須進行換裝作業的,盡量不使貨物落地,直接換裝,以減少裝卸次數,簡化裝卸程序等。
(二)、文明裝卸,運營科學化.
杜絕“野蠻裝卸”是文明裝卸的重要標志。在裝卸搬運作業中,要采取措施保證貨物完好無損,保障作業人員人身安全,堅持文明裝卸。同時,不因裝卸搬運作業而損壞裝卸搬運設備和設施、運載與儲存設備和設施等。
由于裝卸搬運作業而造成各種環境污染,應采取措施使其污染限制在有關標
準的范圍內;各種裝卸搬運作業一定要按工藝要求,緩起輕放,不碰不撞;堆碼定型化,重不壓輕,貨物標志面放置在外;通道和作業場地的各種號碼標志要明顯;設備安全裝置和安全標示要齊全、有效;裝卸搬運職工按勞動保護要求,配備整潔美觀的工作服裝,體力勞動、腦力勞動強度和負荷都應控制在生理的合理范圍內;在組織裝卸搬運作業時,其作業環境的色調、光線、溫濕度、衛生狀況等要符合人體工程學、勞動心理學的科學原理。
(三)、集中作業,集裝散裝化。
集中作業是指在流通過程中,按照經濟合理原則,適當集中貨物,使其作業量達到定的規模,為實現裝卸搬運作業機械化、自動化創造條件。只要條件允許,流通過程中的裝載點和卸載點應當盡量集中;在貨場內部,同一類貨物的作業盡可能集中,建立相應的專業協作區、專業碼頭區或專業裝卸線;一條作業線能滿足車船裝卸作一業時,就不采取低效的多條作業線方案;在鐵路運輸中,關閉業務量很小的中間小站的貨運裝卸作業,建立廠礦、倉庫共用專用線等,都是采用集中作業的措施。
(四)、省力節能,努力促“活化”。
節約勞動力,降低能源消耗,是裝卸搬運作業的最基本要求。因此,要求作業場地盡量堅實平坦,這對節省勞力和減少能耗都有作用;在滿足作業要求的前提下,貨物凈重與貨物單元毛重之比盡量接近1,以減少無效勞動;盡量采取水平裝卸搬運和滾動裝卸搬運,達到省力化。